2022年12月7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
摘要
《通知》包括优化门急诊和发热门诊就医流程、优化住院患者收治流程、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确保正常医疗服务四个方面。
优化门急诊和发热门诊就医流程:要求各医疗机构要继续做好门诊预检分诊工作,通过预约诊疗平台、现场出示等多种方式,查看就诊患者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门诊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诊疗区,分别接诊相应患者。
优化住院患者收治流程要求:医疗机构要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院区、楼栋、病区或病室)收治核酸阳性患者,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对住院患者仍然严格执行不探视,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固定陪护人员,陪护期间严格防护、严禁外出。急诊留观病房患者按照住院患者管理。
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要求: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临床救治实际,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与工作班次安排。
确保正常医疗服务要求:要通过科学防护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要加强医务人员激励,鼓励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让全社会科学、理性认识传染病及其风险,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2022年12月7日
《关于印发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的通知》
摘要
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科学统筹区域医疗资源,以网格化布局医联体为载体,完善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医联体和医联体外部协作的三级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工作内容:
(一)构建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明确高水平三级医院作为医联体外部协作医院,建立对应转诊关系,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
(二)明确分级诊疗流程。
1.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2. 加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三)提高新冠肺炎处置能力。
1.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2. 提高医联体牵头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能力。
(四)做好转运车辆配置和调度。
(五)做好患者转诊衔接工作。
(六)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作用。
1. 以医联体为单位,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远程医疗全覆盖
2. 加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门诊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推动有序双向转诊。
3. 依托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诊疗转诊平台等信息化平台,推动医联体内、医联体与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医联体与外部协作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确保需要救治的患者及时诊断、及时转运、及时救治。
4. 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便捷、高效的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官方新媒体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线上健康评估、居家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提供互联网诊疗和线下药品配送到家的服务,及时将出现病情变化的患者精准引导到有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2022年12月8日
《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通知》
摘要
适用对象
(一)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
(二)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管理要求
(一)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要求。
1.建立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咨询电话,告知居家治疗注意事项,并将居家治疗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对于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治疗特殊人员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
2.给予指导。居家治疗人员根据说明书规范进行抗原检测,必要时可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指导。
3.协助就医。社区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到居家治疗人员提出的协助安排外出就医需求后,要及时了解其主要病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应急处置,并协助尽快闭环转运至相关医院救治。
4.心理援助。
5.个人防护。
(二)居家治疗人员自我管理要求。
1.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2.转诊治疗。如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3.控制外出。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
4.个人防护。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
5.抗原自测。居家治疗人员需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6.感染防控要求。
(1)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9)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三)结束居家治疗的条件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2022年12月8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的通知》
摘要
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居民,无论是否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如何,如居民有就诊需求,均可自行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各地不得强制要求居民通过所在社区、街道联系或者通过120急救车转运,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阻拦其自主就诊。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不得推诿、拒诊,严格落实发热门诊首诊负责制。
各地要通过多种途径,将开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布,要确保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不得擅自、随意关闭、停诊。
2022年12月9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摘要
加强健康宣教指导
各地要指导医疗机构通过微信、APP、电话、视频、线上孕妇学校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和儿童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各地要积极开展“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
强化主动服务随访
各地要结合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指导社区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常住孕产妇和0-6岁儿童情况,建立人员清单和重点人群台账,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引导孕产妇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备,以便及时获得就诊服务。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对妊娠风险评估“五色管理”为橙色、红色和紫色以及孕周在37周及以上的孕产妇和高危新生儿进行重点核查、主动服务和随访管理。
保障正常医疗服务
各地要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做好服务衔接,确保渠道畅通、响应及时,为涉疫孕产妇、儿童等提供就医便利。未经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停止助产服务。个别助产机构临时关闭的,关闭前已建档和关闭时尚在待产的孕产妇,原则上转移至此前各地确定的应急助产机构接受产检和住院分娩。
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各级医疗机构要保持孕产妇、儿童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妥善处置、及时转运急危重症患者,对临产孕产妇、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儿童等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同时给予积极治疗,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拒诊、推诿或延误治疗。
2022年12月11日
《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
摘要
提升县域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能力
(一)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和传染病医疗资源建设和准备。
县域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要在12月底实现以下目标。
1. 做好重症医疗资源准备。
2. 加强缓冲病房建设。
3. 做好传染科建设。
(二)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1.加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设置。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
(三)增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作用。
明确县域分级诊疗流程
(一)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落实基层首诊和居家治疗。
(二)落实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的分类收治。
(三)落实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的重症救治。
(四)做好患者转诊衔接工作。
2022年12月16日
《关于转发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贯彻落实防控“新十条”主要做法的函》
摘要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贯彻落实防控“新十条”主要做法
一、始终坚定信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一)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关键点。
(二)坚决贯彻落实,守住“两条战线,四条底线”。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冬季门急诊高峰。
二、积极主动应变,工作重心向医疗救治转变。
(四)开通线上服务,借力互联网分流病人。迅速开通新冠咨询和呼吸疾病互联网医疗,线上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目前每日门诊量1200余人次,切实起到了分流病人的作用,降低了发热门诊、急诊的接诊压力。
(五)优化就医流程,分层分类收治患儿。
(六)提前生产储备,加强药品供应保障。通过互联网门诊和简易开药门诊,保障每位患儿看病不断药。
(七)扩容重症资源,保证重症患儿及时救治。
三、加强关心关爱,为医务人员送去关怀和温暖
(八)合理安排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和安全。
(九)激发工作斗志,使医务人员树立必胜信心。
防控松绑后,疫情扩散迅速、医疗压力剧增,国家密集发布联防联控机制,均要求互联网医疗、信息化支撑充分发挥作用。云谷创新秉承信息化“疫”战到底的决心及必胜的信心,提供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平疫结合智慧病房解决方案等疫情防控信息化支撑方案。
云谷创新也会加快脚步,在我们奋斗的领域里多做一些事,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设智慧医疗、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作出更多探索,为健康中国服务,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而助力,携手战“疫”!